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申报书  推广应用效果
推广应用效果

4.1 推广应用取得的效果

1)工农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了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推广本成果,农林院校的土建水利类工程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工农交叉理念不断深化,在模块化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跨学科联合毕业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图6)。学生兼备工科和农科的基本素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多领域的适应性得到明显提高。培养出具有服务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能力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2)聚焦一流专业课程,提升了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

充分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课程为中心,提出教学问题,申报教改项目,打造规划教材,凝练教学成果,建设专业课程。围绕交叉专业,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建成了7门高质量、具有示范效应的一流课程。形成了专业+课程双一流的集聚效应,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3)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搭建了校企合作实践创新平台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平台。企业进高校,将工程项目、最新技术和行业需求引入教学。师生进企业,了解行业动态、掌握最新的技术、提升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校企产教融合,让课程内容紧贴行业需求,与5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创新实践合作协议,搭建了直面行业一线的实践创新平台,实现了产教融合。

(4)思政引领系统推进,持续构建示范性的质量文化

总结“工农交叉、多元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成功经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思政育人效果,建成省级思政示范课3门。本成果的质量文化建设为农林院校工科专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推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有效助力地方经济、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4.2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成果在农林院校得到积极推广

成果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升,得到教育同行的广泛认可。 

(2)成果在多渠道媒体获得广泛宣传

通过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高峰论坛、山东省高校土木工程院长论坛、土木交通工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教改研讨会等15次大会和50余次高校间互访交流等方式积极宣传与推荐本成果,得到省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对本成果进行了跟踪报道,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申报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