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应用情况
5.1 AI赋能与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课程体系重构
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进行重构,应用AI技术,建设智慧课程,形成“线上资源+线下实践”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实时教学行为数据分析系统,实现课堂互动、学习成效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可视化(图7)。累计服务校内外学生达3万余名,涵盖土木工程、建筑学、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专业。
图7 智慧课程
5.2 虚拟仿真与数字化资源库应用于专业交融
建立包含120个工程案例的“联合毕业设计实战案例库”,并开发BIM模型,实现土木类与建筑学专业的融通;以乡村振兴为应用场景,联合Python和Rhino开发日光温室(群)光环境分析软件(图8),实现了土木建筑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融通。
图8日光温室(群)光环境分析软件
5.3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实践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农业园区的三维虚拟仿真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超算平台开展环境仿真分析,实现“设计-仿真-优化”数字化推演(图9),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
图9农业园区数字孪生模型与CFD仿真分析
5.4 智能评价系统应用于教学效果评价
引入耕耘讲堂智能评价系统,配合智慧教室建设,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全过程智慧与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