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教育有跨文化环境特定场域,学生价值认知易受多元思潮冲击,思想呈现复杂性,同时外方思政教育缺位,存在重专业轻思政问题,思政育人未能形成合力,难以实现“三全育人”。自 2003 年学校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德国 FOM 大学)合作办学起,积极探索办学和思政教育模式改革,依托乡村振兴驿站等平台及 15 项课题,确立了“协同共育、价值同塑”育人理念,即双方协同联动,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理念融合、资源整合与过程契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以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强国本领、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五五联动、四四融入、双链耦合”协同联动思政育人模式(图1),该模式显著提升了育人实效。
“五五联动”思政育人协同体系,即“培养方案、课程矩阵、师资队伍、育人平台、过程培育”教学五环节和“制度保障、评价机制、督导检查、协同合作、预警干预”保障五要素双维联动,通过制度规范确保联动实效,改变协同无据、责任模糊的局面。“四四融入”思政育人教育方式,即四类元素嵌入四类课堂,破解思政教育碎片化难题,确保思政育人贯穿全过程。“双链耦合”思政育人实践路径,即“三位一体”价值引领链与“三维并举”实践赋能链耦合,实现从思想引领到实践转化的闭环,提升思政育人质量。
学生政治素养、综合能力双提升,学生申请入党比例较实施前增长18%,发展党员数量增长15%,荣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及省级以上奖励51项。社会认可度与就业质量稳步攀升,近5年招生录取位次前进约4万位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20%进入合资企业,人才培养质量获安永等单位高度认可。家国情怀与发展格局凸显,庄庆盈等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超65%毕业生境外深造,96%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示范推广效应显著扩大,成果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已在校内应用,并推广至山西财经大学等5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