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申报书  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针对问题,提出“红绿交融,理实一体”改革理念

1.把爱农情怀融入思政课教学目标,明确培养“知农爱农时代新人”目标

2.绿色元素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推动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新性转化

3.乡村实践融入思政实践体系系统设计实践内容,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二、优化内容建成“系列专题+三级实践”内容体系

1.针对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依据大纲、教材、校情学情等优化内容6门课程凝练52个专题

2.融入绿色元素,突出用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铸魂育人,用足用好校本资源,建成包括114个涉农案例的案例库。

3.实践教学设计课程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级9项内容,以沾泥土、接地气的方式讲好“大道理”见图二

三、突出主体,创建“三维多样态”思政课教学模式

1.针对教学亲和力不足的问题“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三维课堂见图三)。

2.主课堂按照专题以“问题引领、案例融入、课堂翻转”实施探究式、案例式、讲授式等多样态教学

3.大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施“六个一”工程一次生产劳动、一次初心课堂、一次理论宣讲、一次志愿服务、一个乡村驿站、一篇实践报告

4.云课堂整合线上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智慧化教学和自主化学习。

四、多元评价,创新“学思践悟”综合评价体系

1.实行平时、期末、实践3张成绩单,平时突出“学”,重在考核学习态度、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期末突出“思”,增加主观题比例,重在考核注重理论的认识、把握、运用情况;实践考核突出“践”和“悟”重在考核知行合一和素养提升情况。

2.重视过程考核建成包括6810个习题、4609个试题在内的线上资源库,依托教学平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

3.重视实践考核,设计了课程、校园、社会3部分9项实践考核内容

五、靶向赋能,搭建“四位一体”教学支撑体系

1.硕士学位授权点设4个涉农特色研究方向20相关学术成果提供学科支撑

2.6个课程网站253个课程视频、549小时拓展资源72个虚拟展馆1万个乡村振兴驿站、135个思政教育基地等提供资源支撑

3.1个教育部项目优秀团队、2名省级教学名师、25位获省级以上教学奖励教师等提供师资支撑

4.思政课改革实施意见、学生中小班授课、教师职称评聘单设系列、常态化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培训、研修、乡村实践锻炼等17项制度提供制度支撑。(见图四)


申报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