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优共进,重构特色课程体系
三维度优化课程体系,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矩阵,以商务英语核心岗位技能为导向,夯实基础课强化语言根基,做强核心课提升商务操作能力,拓展方向课融入涉农知识,凸显复合能力培养。优化课程内容,引入跨国企业商务案例与全球贸易前沿理论,拓展商务知识;开设农产品国际贸易、经典农经翻译等课程,讲授涉农知识,促进语言能力与价值认同协同发展。优化课程评价,构建“多维度、多方式、多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对语言能力、商务实践与创新素质进行全面评估;依托雨课堂、智慧树等数字平台,建立常态化、即时化反馈渠道,精准反馈至师生,实现教学相长与个性化成长。
(2)双轮驱动,导师制、竞赛制共拓育人新路径
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构建“1师5导3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教师跨界深造与行业专家进课堂,打造“双师型”导师团队。以导师制贯穿每位学生本科四年(“1师”),思政润心与专业指导双轨并行,实现“全周期”陪伴成长;通过导师在思想、学业、科研、生活与就业五大方面的指导(“5导”),开展“全方位”引导;强化导师与学院、团委、班主任在价值塑造和实践育人方面的联合(“3协同”),合力提升培养质量。建立竞赛制,构建“3赛4促”育人机制。组建演讲、跨文化等多类型指导团队,开展专题讲座与赛前辅导,以学科竞赛、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3赛”)为核心驱动,促创新精神、促实践能力、促团队协作、促学习动力(“4促”)。通过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实践能力与高阶素质,最终形成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育良性循环。
(3)产教融合,合力打造校企协同育人闭环
与山东网商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构建“校企共管、学用结合、就业导向”协同育人体系,实现“三共”。课程与标准共融。校企联合修订培养方案,将跨境电商行业标准及岗位能力融入课程;企业专家讲授核心课程,确保教学与实践“零脱节”。实践与能力共塑。企业全程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外贸单证技能竞赛等赛事;主导毕业论文(设计)全流程,选题源自真实项目,撰写贴合行业规范,联合答辩确保成果落地。实习与就业共通。搭建“认识实习(启蒙认知)—专业实习(专项提升)—毕业实习(岗位适配)”三级实践链,提供100%跨境电商实习岗位,通过实习考核对接企业需求,实现“实习即定岗、毕业即就业”的高质量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