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普融通的衔接体系更加健全并不断延伸
职业院校起点的现代畜牧业人才实现了学历和能力的双向奔赴,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了同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国家和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不断实现新突破。自设立首批动物医学等专业“3+2”连贯培养招生以来,7年来平均考研率51.38%,最高达80%,其中20%以上进一步获得专业博士学位。毕业生适应智慧农牧业的管理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就业案例不断突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骨干和创业者。
(二)产教融合的育人体系更加完善并不断深入
实现了所有专业的专科阶段企业冠名班全覆盖、本科阶段校企合作班全覆盖、专硕阶段振兴菁英班全覆盖,专业硕士特别是校企合作培养的专业硕士中80%源自职业院校生源,校企联合育人的模式得到全面深化。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指导生产能力、服务行业能力显著增强,职业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行业指导教师研究选题能力、过程指导能力显著增强,分层次培育了一批国家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50人,形成了610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横向项目,联合培养专业型硕士博士的校企协同技术中心获500万元支持。协同建成新旧动能转换智慧农牧示范园,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
(三)科教融汇的支撑体系更加有力并不断提升
牵头建立了全国现代农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引带动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深度融入科教融汇协同育人。联合山东牧院、益生集团等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11个、校级产业学院1个、规模化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基地4处。获全国动科动医专业技能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特等奖、一等奖合计110项。从专科起点人才中培养了一批具备实践性创新能力的人才,其中3人从专科起点到专业博士毕业后回职业院校任教。1个教师团队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人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2025年度“齐鲁最美教师”,2人获评山东农业大学“最美教师”。
(四)助推山东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引领模式广泛推广
该成果在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等核心专业实践基础上,在本校与合作院校的园艺、水土、机电等具备研究生学位点相关学科专业推广应用,建立了符合山东省实际和农业发展需求的特色职普融通教育模式,为推动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联合带动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开展的“三融、四互”等工作模式被央视网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山东教育报》等专题报道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