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形成了职普融通知识能力培养层次延伸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传统的专升本模式和一般的专本贯通模式,本成果依托学校丰厚的学科和学位点优势,按照“三共”(共定方案、共建课程、共编教材)、“四互”(教师互补、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的教学运行模式,遵循“专科+本科+专硕/专博”的长线条思路设计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了“专业认知—实践操作—学科提升—科研深化”的“螺旋上升式”主动成长型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从原来的“专科到本科的小台阶”转向“专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跨栏”,最大程度推动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培养人才从一般技能型到创新型高技能型的跃升。
(二)搭建了产业所需与学生所学同频共振的产教深度融合新路径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办好职业教育关键所在,但原有职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岗位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成果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科研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课程和教材等教学资源,共建校企合作班协同育人,共创产业研究院、科技小院和乡村振兴驿站等多模态育人载体汇聚的实训中心和实践基地,以培养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具备创新意识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三)打通了科教融汇融入职普融通并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路径
牵头建立的全国现代农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山东省现代农业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搭建了本科专科企业科教融合育人平台,通过专科“学徒制”+本科研究生“导师制”等创新模式,结合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双轨培养模式弥补了校内导师实践技能不足的欠缺。通过与科研院所、职业院校联合举办暑期学校、夏令营、技能大赛、科创大赛和共建案例库等,将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联合建设学科前沿课程群和产业案例课程群,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