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流新农科人才,核心要素之一是打造一流课程。基础化学课程作为新农科人才教育体系的关键起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基石。基于“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学研并重、突出创新”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原则,团队秉承理农融合理念,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利用信息技术对无机及分析化学1、无机及分析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四门公共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了综合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三农”情怀得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奠定了基础化学课程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的坚实保障地位。
成果设计了理农融合教学体系:将授课教师科研方向与学生专业相匹配、课程内容与专业相匹配,化学知识与学科前沿发展相融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构建了“两匹配两融合”的理农融合教学体系;建设了理农融合教学资源:率先推进线上课程和智慧课程建设,4门课程均在线上课程基础上实现了智慧课程的升级,并出版了具有农科特色的“3门理论+1门实验+1门指导”的新形态教材,建设了专业应用案例库、农科化学思政案例库和立体综合试题库;创设了理农融合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中采用“任务式驱动、案例式导入、研讨式探究、拓展式提升、评价式总结”模式将农科案例融入教学,创设了“三段五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评价、应用的能力;形成了理农融合助学体系:举行“高中高校化学衔接教育”研讨会,建成线上先修课高中—大学化学衔接课,组建化学专业师生“今日化题”学业帮扶先锋队,实现了理科和农科学生的成长共赢。
经过近十年建设和实践,学生素养显著提升:98%的学生反馈化学课程对提升强农兴农本领有帮助,且学生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师在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评选、省级教学创新大赛和青教赛中取得突破;课程建设全面增强:4门课程中1门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获评山东省一流课程,1门入选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材均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推广成效更加凸显:3门全国在线开放课程惠及41所高校的7万余名师生。
主要解决以下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匹配度不高,学生不清楚化学知识对其专业的作用。
(2)教学模式对专业能力提升度不够,学生难以用化学知识解决其专业问题。
(3)衔接断层对化学贯通式培养不利,影响基础薄弱学生的化学课程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