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申报书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围绕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需求,于20177月提出“智能+农业”的教学理念,确立“智农融合”人才培育理念,旨在加快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涉农专业升级改造,提升涉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团队依托13项省部级教研项目,历经3年研究期和5年实践检验期形成了“智农融合赛创联动多元协同”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 成果形成路线图

智农融合:破除学科壁垒,设置“公共基础-核心支撑-交叉融合”三阶递进式的“智农融合”课程体系,实现智能技术与农业场景的双向嵌入;建设集成农业真实数据集、知识图谱等资源的智慧课程平台;实施“线上+线下”双线程的智慧教学。

赛创联动:突破传统涉农专业智能技术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的局限,打造“竞赛孵化一体化、教学双创相贯通”的赛创联动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形成“以赛育新、以创促转”的双向赋能机制。

多元协同:打破部门壁垒与资源孤岛,构建“校内多部门+校外多主体”的育人共同体。联合信息学院、农学院、园艺学院、教务处等校内单位,以及涉农高新企业、地方政府、兄弟高校等校外资源,构建跨专业、跨单位、跨地域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格局。

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该模式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累计培育842名智农融合人才,涌现出扎根农村,服务乡村振兴,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孙文烁等典型。就业学生中,53%入职农业高科技企业和农业高新区;学生智农融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省级以上涉农信息类竞赛获奖率增长了60%,斩获32项国家级奖项。

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团队获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主持1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1个相关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成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2个省级科教基地。

示范引领作用突出:该模式已在3所农林高校推广应用,团队16次在国内重要会议宣讲,成果获7家主流媒体报道,发挥良好示范引领作用。

申报书

TOP